第一百一十六章 制衡(4/5)
婚姻大事不是儿戏,一旦正式娶妻意味着确立了正统。
他出身现代,内心里希望娶一名现代女子为妻。
司马徽提出的制衡之策实际也反应出他的真实想法。
领地里的所有官吏全部为现代人,韩福表面上是主官,背地里早就被架空了。
大小事物以参谋司为准,这种倾向需要做出调整。
司马徽希望夺回谏言权,先从改变文官体系着手。
“任命东汉官吏之事还要再等等,贸然打破文官体系恐怕会引起混乱。”
段青松故意避开这个话题,一句话带过。
烽火元年三月八日,武镇成立考试院,专门负责官吏选拔。
根据规定,县令由领主府亲自任命,其余科室主管由考试院十一人小组提出名单公示,先代理三个月,最后视表现定夺。
考试院一十人名单出炉以后,武镇上下极为关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舒望的父亲,他以“外戚”身份进入小组成员,引起外界猜测。
主上似乎有意扶正舒望,反而不是之前预估的糜贞。
就在外界议论纷纷的时候,领主府在三月十日放出消息,确定段青松会在三个月后迎娶舒望,为这件争吵了一个多月的事件画上句号。
此公告一出,原本就占据主导地位的现代群体欢欣鼓舞,认同感暴增。
他们几乎控制了文官系统,提出的各项政策更符合现代人的期待,在军队方面虽然没有兵权,但军卒数量却占据多数。
现代人原本就对武镇有感情,相比其他诸侯占据的领地,青浦县治安环境更好,对民生投入也更大,更为重要的还是有尊严。
武镇明确保护私有财产,只要不触犯律法,任何人包括“皇室”都无法剥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