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儒道神通(2/5)
在唐朝之前,这种关于“天人合一”的阐述实际上还是很模糊和抽象的,一直到南宋朱熹将理学大成,才真正的让“天人合一”的理论完善。
即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且是善的,理将善赋予人便成为人之本性,将善赋予社稷便成为礼,凡尘纷扰,人很容易迷失“理”之本性,社稷也会失去礼之根本。
想要成就圣人,就需要格物,即推究事物道理,从而寻找到理,也就是致知。
也就是《大学》中强调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的理学道理,本身只是学术学问,并不涉及到任何的修行道理。但是,却也足够为王曜景足够的理论支撑。
他以“理”来阐述天命,更加细致的加强了人与天的交流。
此事对于天命来说,也是有裨益的,至少……能更好的割韭菜。
天命并没有人格化的意识,正如有句话说的,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天命也是。
它不在意生灵认为它是善还是恶,亦或者其他的属性,它可以是天命,也可以是道,也可以是理,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就可以得到它的认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