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795章 最头痛的问题(4/5)

目录

所以试想,朱允炆若是在群臣的簇拥下坐在龙椅上,将自己完全置于公众视线中,坦然面对朱棣,想必朱棣不敢动他,最多想办法逼他退位(可惜朱允炆似乎没想明白这一点)。

再试想,如果只有朱棣的心腹在场,方便搞“靖难之役”的这帮人封锁消息,那么朱允炆万无生理。

都知道所谓的“靖难”,实质上是叛乱的另一种表达。

朱棣所说的奸臣,具体是指朱允炆的亲信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这两人大约读书读傻了,朱允炆才刚继位就撺掇他削藩,提出的建议简单而粗暴,引起宗室极大的不满。

按“靖难”的思路,斩杀齐泰、黄子澄之后,朱棣就应该回兵藩地北京,这才是忠君爱国的好藩王。

但这可能吗?辛苦一场只为杀两个大臣?朱棣答应,他手底下的人也不答应。也就是说朱棣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夺朱允炆的帝位。在他的角度,一个死去的朱允炆才是他的好侄儿,弄死朱允炆最符合他的利益。

所以这种情况下,若是朱棣及其心腹遇上朱允炆,又能确保杀他不会被外头的朝臣百姓知道,朱棣一定会当机立断不会留他过年。

朱棣绝不希望在公开的场合与朱允炆碰面,碰上了,朱棣可就尴尬了。

只要朱允炆服软,朱棣就不能不和他上演一出叔侄情深,到时怎么搞?撕破脸皮吧,用心营造的形象没了;维持和平的表象吧,又当不上皇帝。

顺着这个思路,朱允炆的结局或许令人不寒而栗。他真的是自焚吗?或是真的逃走了吗?但无论哪一种,都是朱棣所期望的。如此,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上大明皇帝的宝座。

又或许朱棣早已派人潜入皇宫刺杀朱允炆。为了不让人怀疑到他头上,又制造出朱允炆还活着但早已逃出皇宫的假象。至于是出家还是出海,那就要看各人想象力了。

虽然自古都有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说法,可仔细一品,会发现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不是不可名状的宠物 红楼翰墨 我不想当小说反派啊 斗罗之野猪凶猛 我是大荒天道碑 斗罗之召唤天使 真凤五行决 联盟之只会躺赢 治元纪事 艾泽拉斯游戏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