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请徐光启出海(求订求票)(4/5)
徐光启忙飞快地跑了。传话的老农跟在后头,生怕徐光启不答应。
徐爵终于明白了自家老爷为什么要亲自来请徐光启,只是这年轻人看着与常人也没什么两样啊!
“老爷,徐光启到底有啥能耐?”徐爵实在忍不住问道。
“我怎么知道?”冯保反问,继而感叹地道,“不过万岁爷看人的眼光,还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呢。”
很快,徐光启便兴奋地跑回来。
喊道:“冯先生,我娘答应了,我随出使团出海学习。”
“好。”冯保终于松了一口气,冲身边的侍卫一抬手,然后对徐光启说道,“这里为你准备了二百两银子,足够你母亲两年的开支用度。倘若途中有变,两年回不来,我们会派人接济你家,你只管放心地去就好了。”
“多谢冯先生!”徐光启喜不自禁。
“别谢我,谢万岁爷。”冯保一摆手道,“若非万岁爷,我哪知道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有你这个穷秀才?赶紧把钱送回家,与你娘道个别,然后马上随我们先去南京吧。”
徐光启拊髀雀跃地去了。
约莫有小半个时辰后,他背着一个旧包袱回来。
冯保带着他离开生他养他的那个穷苦的小村庄。
冯保确实不知道眼前这个穷酸秀才到底有啥能耐,将来能发多大的光,朱翊镠也没有与他详细解释,但他相信朱翊镠看人的眼光,所以回南京途中对徐光启很是客气。
而此时的徐光启不过二十出头,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到底在哪儿,只感觉自己拥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劲头与钻研的热切渴望之心。
既然皇帝诚挚相邀,派司礼监掌印冯保亲自来请,还许诺他如此丰厚的物质资助,哪有理由拒绝?
虽然出使他国未来指定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相信外面的世界的精彩,闯荡不正是年轻人该干的事儿吗?
再说了,不过两年时间,出使团两万多人,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即便不能从外国学到知识,从身边的人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何乐而不为?
至于科考,冯保说得对,以他家现在的条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赴京赶考呢?先得去南京参加乡试,然后又要去北京参加会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