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泰和元年(2/5)
所以朱翊镠一直强调,人才始终是第一位的,鼓励各个领域的人才,大胆地推荐、自荐给朝廷。
任何改革都不容易,如果一改就成功,那也就不叫改革了。
改革的起步阶段都很难,都会遭人反对与抵制,这是“改革”的宿命。
但无论有多艰难,朱翊镠还是以强势的姿态逐步展开了。
他相信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与理念,天下人眼睛都是雪亮的,就像清田均田,起初想着有多么难,最后两京县还不是按照计划完成了?
因为有百姓的热烈欢迎,群众基础自然十分牢靠。只要百姓不闹事儿,大官大僚地主士绅根本闹不起来。
即便想闹,态度也不会坚决。
毕竟改革会触犯他们的利息,但朝廷并没有将他们一棍子打死。
就比如土地改革,将他们手中的土地收归国有,可也只是土地,并没有将他们之前积累的财富都一并没收。
如果跳起来闹,就不一样了,最后可能啥都没有,还将面临牢狱之灾。谁都不傻,这笔账可是明摆着的。
这便是朱翊镠推行改革的最大底气所在——让老百姓先安心。
老百姓的心安定下来,保证不会出现大的动荡,其它方面再逐步改。
只要真心实意为大明子民好,相信绝大部分人还是能区分好坏的。
说实话,朱翊镠感觉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走过了,如今他已经坐稳皇位。
既然已经坐稳了,改革难归难,有什么好怕的?
总比他被“褫夺封号、贬为庶人”那段黑暗日子好过得多吧?
这样一想,是不是什么都不怕?最坏不就一死吗?
死了,只当从未来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