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翰墨

第七章 陆家叔侄论甄家事(一)(1/5)

目录

第二天用过早饭后,陆俊便召陆璟于书房内详谈,他看着越发成熟稳重的侄儿,不由得感慨道:“璟儿,你如今也算是长大成人了,前些年还颇为顽劣,没想到这次能一举过了院试,乡试,而且乡试考的也不错,得中亚元,真是大涨了我陆家的脸面!”

“二叔谬赞,侄儿这次能一举过了院试,乡试也是侥幸!”陆璟谦虚道。

“莫要谦虚,你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大哥昨日已详细和我说过,你虽年幼,但已经能够撑起我陆家的门风了!”陆俊夸赞道,随即又叹息一声道:“唉!可惜了,或许明年的春闱你无法参加了!”

陆璟对此并不以为意,只是淡淡的摇头道:“侄儿这次能中举人已经是侥幸,如今有幸能拜在林叔父门下,打算好好打磨几年再去京城参加会试!”

“你能戒骄戒躁,不慕虚名是好的!”陆俊赞许道,沉思片刻后他继续说道:“晚几年参加科考或许更有利于你以后的仕途,不过科考艰难,全力以赴尚难通过,你也要把握好每次的机会!”

如今朝局动荡,二皇同朝,自元雍帝继位之后的两次开科取士基本上都是走过场,取士极少都在百人左右,而且这两科的进士也没怎么得到重用,一是当时太上皇在幕后执掌朝政,他也没有心思挖掘人才,二是皇上前两年过的小心翼翼,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收拢新科进士,因此元雍元年的恩科进士和元雍二年的己丑科进士大多都被外放为官了,他猜测明年的壬辰科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侄儿明白!”陆璟这几年也知道了科考艰辛,七场文战,一战比一战更难,之前的院试和乡试若非他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也难以一次通过,更何况素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称的会试,他父亲直到二十九岁才考中进士,而二叔则是二十六岁考中的进士,而且两人的名次都落到了二甲,也未选中庶吉士只能外放为官,升迁的速度和资源都比京官差了一大截。

而且陆璟原本以为古代读书顶多就是四书五经,也没有其他的什么书可读,可是他亲自经历后才知道,古代的教育模式甚至比现代还要严格。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不想当小说反派啊 斗罗之野猪凶猛 我是大荒天道碑 斗罗之召唤天使 真凤五行决 联盟之只会躺赢 治元纪事 艾泽拉斯游戏纪元 我在末世建个城 抗战之开局让少帅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