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那年的网络(3/5)
当然,这个时代的“网络流行语”也很有时代特色,随便一个帖子下面动不动就是“沙发”“顶”“灌水”“偶稀饭”这种化石级别的网络词汇。
这两天的海角论坛讨论得最多的还是刚刚结束的高考,有许多网友开始根据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仿写作文。
这时代海角的“蓬莱鬼话”板块里全是各网友编出来的鬼故事或者“灵异事件”。而那篇后世被改编成无数影视作品的超级大ip《鬼吹灯》这时候还没有开始写。何范总怀疑《鬼吹灯》第一部就是受了“罗布泊双渔玉佩”这个故事的启发。
如果想要红的话,这年头大概在海角论坛发文章也比在开端中文网上容易红。比如花几个月时间抢先写出一部盗墓探险题材的小说,然后把版权牢牢抓在手上,就肯定能赚大钱。
只是这么做未免太不厚道。鬼吹灯的作者在后世本来就因为贱卖版权挺惨的了,要是自己再提前把他的灵感抄了,未免也太过分了,说出去也会被其他重生者取笑。就算因为这个发了财,自己心里也不会快乐。
况且抄小说太费时间,还是抄歌来得快。何范脑子里已经能够背诵《最炫民族风》《那一夜》的歌词,只要再谱上曲,就可以拿出去卖了。
由于不会谱曲,何范只好现在搜索引擎上打出“如何快速学会谱曲”几个大字。04年的网络果然相对淳朴,并没有跳出一排广告。而是真的出现了好多教你如何识谱记谱的知识。
何范用听班主任老师讲课一般的专心程度潜心学习这些宝贵的知识,他注意到所有的经验都指向同一件事:要更好的学会识谱记谱,最好是学会一样乐器。不用钢琴小提琴这么高难度的,只要学会吹笛子吹口琴或者弹吉他,基本上就能识谱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