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禹州金镀(1/5)
路案慢慢睁开了眼睛。
目光所及,是青黛色的绸帐,帐子的一角挂着精致的香囊,大约是为了冲淡苦涩的药味。香气和药味混在一起,倒是.......奇妙。
路案抬眼看向身侧。
中年男人伏倒在床头,双手还紧紧攥着他的衣角。他闭着眼,下巴满是胡茬,与素日里沉稳的模样区别开来。
路案只觉背部阵痛,只轻轻翻了翻身,秦非就醒了过来。
瞧见他睁着眼睛,秦非竟是愣了一下,似乎还未反应过来。顿了顿,才忽而道:“少帅您醒了!”
路案点了点头。
“有没有觉得哪里不适?”秦非追问:“属下去找大夫给您瞧瞧?”
他平常都是一副沉郁老气,任凭吩咐的模样,这一会儿却是难得的显出焦急。
路案只道:“不必,无碍。”又问:“如今是在何处?”
秦非据实回答:“禹州,济芝堂。”
路案沉吟片刻,禹州?半晌才开口:“先不要让人知道我已醒了,包括大夫。不用再守着我了,你去打探一下禹州城内的概况,顺便看看在这能否得知越之那边的情况。”
秦非一怔,不过几秒,就领命退出房间了。
目送着拜托自己看顾那青年的秦非,林祁拿着剑谱的手不自觉地放下。
凭什么涟钱都不付,就敢让她做事?这位大哥,也是有趣。
她想起来是时候该去看看那青年了,自从把他带回来,她就以自己医术不精为由,让师母代为治疗。可师母也全然不管,最后这个担子还是落在了药房掌柜仲叔身上。
就在走到门口的时候,眼前摇曳的柳枝,日光下清丽的颜色陡然迷了林祁的眼睛,她恍惚地站在院前片刻,忽而发觉已过五日,按理说那青年也该醒了。
正想着,就见师母端着一碗晶莹雪白的粥迎面过来,也不理她,直接进了病房。
林祁连忙跟了上去,脚步轻快地步行至梅姝雪身边,故作惊讶问:“您这端的可是我才熬制的荔枝莲子淮山粥啊!那是我留给自己吃的!”
梅姝雪看着她笑:“帮你端过来不谢我就算了,还倒打一耙。你这丫头,师父不在,果然是愈发没个正形了。”
“不用亲自送过来的,师母累着了,师父左右回来也是要找我算账的。”
林祁说着,伸手接过放着瓷碗的托盘,放在房间正中的石桌上。
梅姝雪摇摇头,道:“你这丫头还贫呢,快去叫醒他,把粥喝了,趁热效果好些。”
林祁觉得好笑,原来师母是真的没有管过那个伤病,连他醒没醒都不知道。
她扶额,脸上咧开了花:“师母,他还没醒。”
这下倒是让梅姝雪愣了一瞬,林祁没听到师母说话,以为师母是觉得有些尴尬,正打算说些什么,就听到她状似不经意地问自己:“你这粥闻着挺香的,怎么做的?”
饶了她吧。
整个济芝堂的人都知道,师母可算是胸怀坦荡,心地善良,才貌双全,与世无双的奇女子。上得济芝堂,下得演武场,可就是进不得厨房,不然......会出大事的。
“说呀~你难得下厨,我着实有些好奇。”
梅姝雪认真的眼光让林祁招架不住。
林祁回了个明白的眼色,毫无顾忌地笑她:“好。不过,我说了,您可别自己去试,厨房旁边就是药房,咱这最值钱的东西可都在那儿了。”
梅姝雪不做回应,只抱怨:“就你聒噪,人家好不容易找到有趣的事,偏被你搅和了。”
又问:“你到底说不说?”
林祁低声自语:“难怪无事献殷勤,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嘀咕什么呢?快说!”
“其实就是普通的粥,加上几味药材,分量要适宜,火候要掌握好,就可以了。”
“说详细点。”
“说了也没用啊。”林祁小声嘀咕,只好接着说:“师母,那你可记好了啊!”
“准备一钱干荔枝肉,淮山、莲子各两钱,二两粟米。然后将莲子捣碎,同干荔枝肉、淮山以水煮至软烂,再加入大米同煮至粥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井盐、白糖等调料品食用。”
梅姝雪这才满意地笑了,就着窗户透进的日光又看了眼桌上的粥,啧啧道:“好细致的活儿。难为你这么有心,连吃个饭也要花这般心思,怪不得这段时间在主堂总不见你,可你最近脸色也没红润多少啊?奇怪了。”
那是因为我在钻研新得的剑谱,能让您发现吗?不过这话,林祁不敢说出来。
只说:“本来也不是给自己做的,日子不滋润,脸色哪会变红润?”
梅姝雪好整以暇地看着她,问:“那你为何捣腾?”
林祁一脸理所当然:“当然是因为这是药膳,能健脾补肾,生津益血,给大出血的病患食用再合适不过了。”
这丫头还说自己不关心那小子,梅姝雪觉得她这性格真是跟她那师父一样。怎么说来着?表里不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