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石林峰(4/5)
因为他不光给当时迷茫的三清观弟子指明了方向,也为后代人点燃了一盏希望的灯。
当人在黑暗中前行时,能够得知这条路曾经有人走过,心里总是会有一份叫做希望的灯燃起的。
而且这条留言也充分展现了三清观的行事风格——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要寄托在自己身上。
感慨完了第一条留言,三人又继续去看第二条留言。
这条留言还是第十二代观主留下的。
它的作用主要是激励人心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三清观弟子需记住,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哪怕中途有失败,也要屡败屡战,直至成功到来。只要我们三清观还在,就总有找出解决办法的一天,毕竟我们是永不言败的三清观弟子!”
看着这条留言,阮烟三人不由发出了直击灵魂的感慨。
“这可真是神语言啊,解决办法还真给找出来了。”
“是啊,几千年的岁月都没有令三清观弟子放弃,就这份执着,也是无上的精神传承了。”
“天,真的好感动,能成为三清观弟子,我们可真是——太欧了!”
“我以后也要在石林里留下这样的留言,也许在很多很多年以后,也会有人像我们一样,被这种精神鼓舞。”
“肯定是要留的啊,这片石林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才形成的么,就如十二代观主所言的那样,没有什么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好了,我们继续看下去吧!”
于是三人停止了讨论,继续去看其他的留言内容。
第三条内容是十二代的其他三清观弟子留的,
这名弟子虽然没有他们观主那种领导人的才能,但他绝对是一个讷于言敏于行的道士。
他的留言是这样的,“基因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我试了观里所有现存的各种治病方子,但并没有找出正确的治疗方向。虽然没有找出正确的治疗方向,但我发现基因病似乎与人的精神有关。我已老朽,希望后来者能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之后三代,也就是到第十五代的三清观众人的留言基本都是同一种风格,不是激励后辈就是注明自己最后的研究进程。
而且从第十二代到第十五代的道士,在留言后边是没有注明道号的,就连属于哪代人也是后刻上去的,因为那上边的字迹明显不同。
虽然没有注明道号,但如果去翻翻三清观的历史记录,做一番对比,也还是能够对比出来各自是谁留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