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生活在唐朝

第三十四章 初至油坊乡(3/5)

目录

鸡肆?粪扫?这又涉及到李南的知识盲区了,连忙望向和尚,和尚也心知这位“山中郎君”有些不通人情世故,好心地低声解释起来。

原来唐朝并有下水系统,很多人只好在家里挖个坑当做茅厕,而街上也有公厕,但是古人视粪坑为污秽之物,只有请人来清扫,把掏粪的工人叫做粪扫。

而鸡肆就是从事这个行业人事的雅称,虽然不明白,但李南大概想来,应该就是收拾鸡圈很重要一个工作就是清理鸡粪,故以此为名。

据观云僧说这个行业十分赚钱,很多都被地方的游侠儿所把持,为了争夺还出了不少人命,通过这个遂至巨富的不在少数。

不是,游侠儿就干这个?说好的白衣飘飘一诺千金,两斤烈酒一叠熟牛肉人头佐酒呢?这大唐的黑道们混得有些惨啊,李南觉得对于大侠们的幻想有些破灭!

还有,谁特么说古人不吃猪肉不养猪的?一路走来,李南看到好几个跟猪圈相连的茅厕了,依稀听到里面的猪吃得很欢的声音。

事实上,猪肉古代规定的三牲之一,地位还真不低,连圣人都要吃冷猪肉呢,在古代只有士族能吃,我国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怎么会弃而不养,只是在明朝皇帝忌讳杀“朱”才不让养。

不过此时猪肉大多野猪驯化,味道腥臊,口感发柴,在富裕的唐宋,买得起羊肉的贵人和文人们不爱吃罢了,劳动人民还是很爱吃的,所以才有“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川人嗜此肉,家家养猪,杜诗谓‘家家养乌鬼”,因为猪叫声像是乌鬼,此时的猪叫做乌鬼或者黑面郎,得到了广泛的养殖。

富含油脂的猪下水都广受喜爱,将其视作“腌臜之物”那是贵人,而不是缺乏油脂的老百姓,比如药王爷发明的葫芦头就是大肠做成的小吃,广受三秦之地的唐人喜欢。

所以,穿越客过来搞猪肉养殖或者卤肥肠这种东西让贵人们惊为天人大吃一惊的事情,还是省省吧。

骑在马上的李南,心中又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毫无破绽的唐人》小本本里面,关于发财篇的内容中记了一笔,将通过炒回锅肉鱼香肉丝获得贵人赏识的计划给划掉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我爱赚钱 我真的不是大师啊 系统逼我抄书怎么办 惟道惟极 我真是正道的光 绝宠小娇妻 走向时光里的你 余韵当时月光 君侯总是被打脸 重生之我的理想当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