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生活在唐朝

第一百三十一章 今夜无眠(3/5)

目录

已婚的妇人在闺中跟自家侍女开玩笑,向来都是生冷不忌的,更何况她不过是一个商人之女,本来就不是知书达理的贵族小姐,马家娘子一边想着,一边笑着花枝乱颤。

“哎呀呀,娘子做坏,奴不依,不依!”小侍女羞得脸都红了,不停的叫着,大概就是哎呀呀,人家不舒服了啦之意。

“莫闹,莫闹,弄坏了吾之妆容,小心汝之皮。”马家娘子作势板起脸,再次检查了妆容之后,这才缓缓起身。

“走罢,小浪婢!吾倒要看看,这几日家中都在传之那新俗讲,到底有何奇特之处?”

“诺!”小侍女脆生生地应了一声,随即拿起夫人出门的应用之物,高高兴兴地出了门。

马家娘子和小侍女出了门,坐在华丽的牛车上,看着街上繁华的景象,小侍女如同一只喜鹊一样叽叽喳喳,一会儿指着跑旱船的叫着娘子快看,一会儿盯着路边的吞宝剑的走不动道,马家娘子拧了她好几次,小侍女这才安分下来。

饶是这样,小侍女也叽叽喳喳,夹缠不清地讲着这几日大慈寺的新俗讲到底多好听,多离奇,听的人有多少,去晚了就没有座位了云云,听得马家娘子也兴趣大起。

“大慈寺僧人竟然不讲佛家故事,讲起贞观奇案来?既是如此,吾等便去看一看。”美妇人一边贪看街上渐渐点起的花灯,一边让车夫加速。

等到走到大慈寺附近,此时已然行不得车,作为成都府有名的寺庙,就算能行车,也不是她这种管家之妾能走的,看着那些华丽的香车,马家娘子羡慕之余也是暗自哀叹自己的身份。

大唐的俗讲,其实就是后世的说书,一般是佛门为了发展信徒,讲一些佛祖和菩萨的显圣的事情的,比起佛经,胜在浅显易懂,老百姓很是喜欢。

但是俗讲这种东西占一个俗字,说白了就是平头百姓消遣,贵族是不会自降身份来跟平头百姓挤在一个屋子里听的,他们要么请和尚去家里谈佛,要么去寺里的静室,有专门的高僧接待。但是像今天这样,俗讲的瓦舍下已经人山人海,还有不少华丽马车的景象还不多见。

“看来这名为《金钗记》之俗讲怕是有些门道。”一路行来,看到都是去听俗讲的,马家娘子心中暗道。

“娘子,娘子,此处尚有空位!”小侍女指着大厅前排边角处的两张席子,兴奋地喊道。

“佛祖保佑,妾运道尚可。”看着不少“贵人”都端坐在其中,发觉边角处还有位置的马家娘子也极为高兴,同时心里暗叫侥幸。

幸好寺门口有两位士子吵架堵住门口,不然自己哪里得进?看来今年我的运气不错啊,马家娘子又发挥出她当年跟三花巷的泼皮打架的气势,三挤两挤,奋力挤到了坐席前,而且妆容丝毫为损,可见女人都有一种让自己随时保持优雅的被动技能。

在身后人的羡慕眼光中,马家娘子稳稳当当地跪坐在席子上,期待着俗讲开场。

她哪里知道,从她一出门的时候,她家门口那间火爆的糖炒栗子铺前,好几个买栗子的客人,就有不少放下栗子,跟着她前往大慈寺,一路上身边的不少马车,里面坐的也是受命于某个穿越客的地府幽鬼。

至于大慈寺门口争执的士子,也是安排好的,前排角落的两张席子,是在她进去之后新加的,甚至跟她争位置的那些“妇人”,也是某个肥皂厂的女工,看似跟她相挤,其实她们则是暗暗护佑,挤开了其他人,确保能让她“抢”到那个“好位置”。

“俗讲已始矣。”马家娘子一坐下,就听得一声铜罄响,她连忙敲了一下侍女的头,让她不要叽叽喳喳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我爱赚钱 我真的不是大师啊 系统逼我抄书怎么办 惟道惟极 我真是正道的光 绝宠小娇妻 走向时光里的你 余韵当时月光 君侯总是被打脸 重生之我的理想当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