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他是楚舜(2/5)
认真来说年轻一辈的确是没有人和楚舜能比,靠近的都没有,但九十年代成名的那些导演,普遍比楚舜年龄大两轮。
至于后面,演员没自由,是有记者采访段邻里时说的一段“和楚舜拍戏,有些没自由”,记者又问那如果下次有机会,你还会和楚导合作吗?
段邻里的回答是:“肯定,因为楚舜导演很懂得如何激发演员的潜力。”
“随电影风格,积木式拍摄,希望我能见识。”萧枫心中想到。
积木式拍摄这个理论,是杨巍教授前不久发表在《当代电影》的文章,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之所以随电影是最不理想的拍摄状态,因为你不能保证,导演对自身摄影、编剧、美术等领域一定强过其他人。
把所有人当成积木的情况下,万一你有块积木放错了位置,会严重影响电影的质量。
萧枫作为导演系学生,自然是定了《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世界电影》这三个核心期刊。
一个伟大的导演,一定是有一群人研究他,一方面想要复制,一方面导演的思想也值得研究,就好像有专门的“别扔烟头研究学院”。
看名字是否像是环保的,其实不是,这出自于希区柯克式自传,说他有一次在车上向下扔了烟头,但烟头没有熄灭,在车上的希区柯克就一直想,烟头没熄灭会不会燃起来,会不会被警察抓,没错希区柯克就是个焦虑症患者,但他厉害的是把这份焦虑传达给观众。
现在国内多研究国外四五十年代的祖师爷的拍摄,楚舜是因为“随电影”被许多电影理论家研究。
第一天是演员的招聘,第二天才是幕后的招聘,比如说副导演、摄影助手、美术师等,正因为如此才是全校轰动。
“这次楚导真的是有玩的成分啊,领着一群学生拍片。”吹哥和史考说道。
生活制片又是史考,这次只需要在京城制片厂和一片老城区取景,所以任务格外简单。
史考道:“毕业作品,楚导玩一玩也很正常。”
“也是楚导辛苦好几部作品了,拍点轻松的也正常。”这次吹哥工作也轻松,因为只需要找制片人,其他幕后职员都不用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