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最铁石心肠(3/5)
好笑吗?
德国剧作家斯提登·杜多夫说:“如果被描写的人物身上的缺点也正是当时社会缺点的话,对这二者的嘲笑便得到了统一,这时喜剧便也达到了美的程度。这种笑是最深刻、最持久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会笑出来”。
楚舜导演完美的践行了这句话,有人说他是一个很温柔的导演。
恰恰相反,网络上对楚导“摧花鬼”的评价格外明确。
到底是要多铁石心肠,才能将如此多社会惨剧变成一场喜剧,一场以圣母玛利亚降临的感动?
电影最后是大结局,但记得那张彩券吗?1111111是中奖号码,可能吗?
不可能,一切只是表现出来的幻想,显示残酷,所以就做个幻想。
采访楚舜导演来日时的地导三浦桑得知,楚舜导演路过新宿时曾真看到了流浪汉。
用心极深,为了点醒岛国国民的作品,《东京教父》不要只关注表面。]
共同社的评价在此处戛然而止,按照这种说法,《东京教父》实则是一部悲剧动画,因为共同社作为岛国第一的通讯社,所以岛国主流媒体都刊登了此篇文章。
影响力瞬间超过《旬报》,电影旬报再厉害也只是在娱乐圈,但共同社是可以影响岛国主流媒体的存在。
截然不同的说法,大概就是让观众抛开现象看本质,也是因为这报道,让本来不会看动漫的岛国精英阶层也买票看了看。
《东京教父》连带起了岛国关于流浪汉的讨论,其他黑帮、婚姻问题、人妖群体是不方便,也没有什么参与热情,但流浪汉问题,岛国网民都可以说两句。
所以形成热点讨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