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矢志不渝孙文台(说明章节)(1/5)
初平元年末(190年末)
曹操去扬州募兵,得刺史陈温、周氏兄弟无私帮助,却不想士兵中途哗变,他带着残部投奔河内袁绍。
大约在此时,河内郡太守王匡率军在孟津被董卓军击败,伤亡惨重。
于是,坐镇河内郡的袁绍也对反董前途消极失望。袁绍与韩馥商议拥立幽州牧兼太尉刘虞为帝,以期与董卓控制的长安朝廷做长期对抗。
袁绍将此建议写信给南阳郡的袁术,被袁术拒绝。
(袁术传注引吴书:绍复与术书曰:“前与韩文节共建永世之道,欲海内见再兴之主。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
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违天不祥,愿详思之。“
术答曰:“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乱尚未厌,复欲兴之。乃云今主'无血脉之属',岂不诬乎!
先人以来,奕世相承,忠义为先。太傅公仁慈恻隐,虽知贼卓必为祸害,以信徇义,不忍去也。门户灭绝,死亡流漫,幸蒙远近来相赴助,不因此时上讨国贼,下刷家耻,而图於此,非所闻也。
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君命,天也,天不可雠,况非君命乎!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很多人写袁术是得了玉玺才这样对袁绍说的,实际上不是,这时孙坚还没打到洛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