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程昱所言之意(2/5)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史料表明“围而后降者不赦”和杀戮百姓有任何关系。再者前面说了这道军令的目的,是为了少死人,是为了减少抵抗,也是为了立威。
而屠杀百姓则完全和其原有的目的背道而驰。自古以来哪有靠屠杀百姓立威的?
而且杀戮百姓,只会加剧抵抗,这点当年曹操屠徐州就吃过亏了,荀彧还找曹操谈话过。
《荀彧传》: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故而“围而后降不赦”的对象从目前的史料来看就是针对降兵和降将,至于包含百姓是没有任何相关史料支持的。
三、为什么说“围而后降者者不赦”是软性命令呢?
我之所以说这道军令是软性命令,就是因为有诸多“围而后降者”不仅被赦免还被重用的例子,而这一点也不奇怪。前文说了这道军令是为了减少抵抗,少死人,如果你的投降能减低曹军损失,就算你是被包围后才打算投降,曹操又何乐不纳呢?毕竟不能本末倒置啊。
比如张辽袁涣陈群,这三人都是曹操包围下邳后才投降的,然后他们被杀了吗?没有,非但没被杀,还被曹操委以重任。其中倡导仁政的袁涣更被曹操钦佩,这也不奇怪,毕竟治理天下法儒都不可偏废。有点扯远了,言归正传,除了他们三个之外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再比如关羽守下邳,后来也被曹操擒获了,曹操不也没杀关羽吗?(当然有人认为关羽主动开城门投降不抵抗曹军,对此我也不必哆嗦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