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扶龙之辩,从龙之念(1/5)
清泉成溪,松涛呜咽,鹿门山前轱辘辘行来一辆马车,一位面色有些苍白的青年儒生掀开帘幕,抬头望去。
满目苍翠景色秀丽的鹿门山山脚,一条青苔石阶蜿蜒而去,十二级台阶上建有一座石牌坊,两根间杂卷草云纹的白灰色石柱立在石阶两侧,正面青瓦空花屋脊下,篆刻着光武帝刘秀亲笔手书的三个汉隶,鹿门山。
拾阶而上,一股股山里早晨特有的清新竹香夹杂着露水的清冽,丝丝脉脉传入青年儒生鼻尖,时不时有些咳喘的他,突然顿住了脚步,深吸了一口气,整个人瞬间精神起来。
在青葱山道上步行了约莫一个多时辰,豁然开朗,一处文气浓浓青砖绿瓦的书院,山水相融,而这,便是鹿门书院了。
大门两侧,悬挂着庞德公亲笔所提,整个文坛儒林议论了很久,诟病了更久的两句狂士之言。
“江左文气,于斯为盛。”
书院分为东壁和西园两院,西园建有一座梁枋穿扣飞檐凤尾的奎星阁,用来祭祀圣人孔子。
东壁建有寿岂堂、观略堂、闻喜亭........各种浚池垒山,而在平时授学的讲堂观略堂大院中,有一口颇为神奇的八角井。
无论时节多么的干旱,提上来多少井水,井中的水始终保持在同样的水位,清冽甘甜,沁人心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