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白总(3/5)
会议的关注重点,仍然是两个主要话题,一个是良品率,一个是产能。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良品率上,大家可做已经不多了。很多问题,最后被证实,都是设备本身的缘故,只能如此,此现象在一号线上表现尤其明显。
相对应的,2号线的潜能更大。
如何在有限条件下产能,以应付铺天盖地的需求,就是今天的主题。
由于后发优势,2号线不论是在最高产能,还是理论良率,都比一号线有相当的提升。这条2号线,理论上完全可以做到单班月产5千片。
但现在有个问题,那就是全部的熟练工人,都在一号线上苦熬,而更新,更好的2号线,由一批新兵在操作,无法发挥它的技术优势。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决定把人力资源向2号线倾斜。把2号线交给熟练工人,满负荷运行,而1号线,则交给新人慢慢折腾。
2号线,不但要全负荷,而且要跑双班。
由于人数限制,第二班跑不了满负荷,跑半负荷也不错。
在这种情况下,2号线等于是跑了一班半。这样跑下来,月产成品,可以达到6千多片。
一号线则沦落为训练线,让新兵在那里跑半班。一个月也能出产1500片成品。
这种组合,才能最好的利用设备产能和人力优势。两条线加起来,每月可以达到接近8千片的成品。
————————
接下来的议题,主要是外委材料和零部件。
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一些国产替代材料,也有了实用价值。由于中国刚刚经历了一轮制裁,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非常敏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