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力(3/5)
只有那一千多精骑,几乎全部是老兵劲卒,武艺和胆魄都有过人之处才有资格成为骑兵一员,战马精贵,没有过人的骑术和本领,绝没有机会成为骑兵,更不要说成为内丁亲兵。
这一千多骑兵算是刘泽清的老本之一,他的十万大军,骑兵绝不会超过五千人,整个军伍的战马,包括杂马和骡子在内,也不会超过万匹之数。
原本的山东镇就是二线军镇,战马数量和将士的精锐程度,披甲数,火炮等火器的配给都远在九边之下。
也就是九边精锐俱丧于松锦之役,剩下的一点精兵在孙传庭之手,又丧于李自成手中。
大明输光了家底,剩下的高杰,白广恩,唐通,这些二流将领和其兵马才有走上舞台中央的机会。
若换了曹变蛟等总兵官和其九边将士还在,有刘泽清等人什么事?
唯一的精锐,也就是驻守宁远和山海关的辽镇,那三万余人就算只有万余精兵,其实力也远非刘泽清能比。
辽镇兵能在李自成六万多精锐老营主力的强攻下坚持两天,打的有来有回,虽然败象已成,其精锐敢战也不是普通明军能比的。
山海关换刘泽清或是唐通等人去守,怕是一天也坚持不下来,直接就被李自成的老营兵给拿 下来了。
刘泽清的麾下精锐,无非就是山东镇兵打的底,精锐则是刘泽清跟着朱大典参与剿灭登州东江叛兵时的兵马。
其后刘泽清又参与了中原对李自成的战事,惨败而回。
十四年后大明精锐尽丧,对地方和武将的管制废驰,刘泽清趁势而起,在地方打粮裹挟壮丁,乃有三万之众入淮。
就算如此,入淮之初刘泽清部受阻于路振飞的抚标营兵,其战力可想而知。
在淮安这么久,将军队扩充至近十万人,但其实力并未有显著增长,要等半年之后,打粮征饷弄到了大量物资,南明朝廷也给本色折色和铠甲军械,刘泽清部的实力才慢慢真正有所增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