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异同(5/5)
不过这人在十余年的为将生涯中,特别是在淮安的一年多时间搜刮了太多民财,家财太多导致后来在投降之后,被清廷栽了一个阴图谋反的借口,顺治六年时这个封了三等男爵的前明降将被清廷逮捕,以谋反治罪,和其弟,子,侄和几个心腹爱将,一并被送上了京师菜市口,刘泽清被凌迟处死,后来清廷给的理由就是首鼠两端,屡降屡叛。
可见这等阴险无节操的小人,最终的下场都不太妙。
投降的明军将领,多半也是没有好下场,清廷对这些鹰犬有拉拢利用,甚至在孙可望初投时直接封王,虽然是民王也是王爵。
待他们没有利用价值之后,又是果断抛弃,毫不顾忌吃相难看。
就是这等不要脸皮的做法,才是这个外来蛮夷政权成功的基石。
就象李自成俘崇祯太子和永王定王,先带在身边,然后说不会为难小孩子。
换了清廷便是直接将这三个斩首,所俘的弘光帝,潞王,永历帝,一律杀戮,一个不留。
前明藩王,落在清廷手中的也没有一个活的下来。
拉拢郑成功的时候,就替郑芝龙在北京起大宅,赐给高位。
郑成功就不投降,立刻翻脸,不要脸皮的将郑芝龙斩首,抄家。
刚入北京时,有汉官请剃发,被严旨训斥。
为安汉官之心,表示发饰衣冠听汉官自便。
多铎打下南京和杭州之后,立刻翻脸令所有汉人剃发易服,不从者军法从事,便是斩首。
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且果真用大量的人头来加以确定。
这种做事的风格,倒是和刘泽清这类人有异曲同工之妙。<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