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后的准备(4/5)
看着常德胜远走,周小山有些恍然,到这世界,两年多了。
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啊。
要是日军再给自己两年,非得再弄他两个军,甚至搞上几百架飞机也不是梦想,一出川,就打的日军痛入骨髓。
随着方液仙先生,范旭东先生,还有吴蕴初先生的场子,设备回来。
周小山在杭州最后一次锄奸缴获的大量银元也回来了。
这批钱来的太晚,连上海锄奸的钱以及也药物预售的钱,也没有能在要求的时间及时花出去,他没有买东西,合并着货物行销产生的大量银元,留给六十六师做开拔的军饷。
连黄金也留下来了,带着几百万吨的大米,白面,分散在永州,巴中,南江各地的工厂防空洞里,作为不时之需。
中日国力悬殊,日军对中国的蚕食不是一朝一夕的准备,抗战是需要很长时间,冯天魁没有电视剧那样的冲动了,六十六师不仅要争取大量兵力,军械齐装满员的开拔,同时需要一定的运输力量,医疗力量,后勤力量。
邓锡候够意思,为了感谢一部分工厂落户潼梓,同样感谢冯天魁除了军械之外,了一批弹药,听了刘湘对于中日之战的判断,甚至主动征了一批兵员送到永州。
永州必须要派重兵留守,留在川军中人缘不错的冯天魁,尹昌衡手里最安心,国民政府想要,还隔着重庆那个层面,真给了,川军就任人宰割了。
他还在建设潼梓到永州小火车,不仅邓锡候在建设,连搬迁到广元的久大,永利,跟着广元其他的厂子一起,也在合资修建一条小火车前往永州。
争取八月前通车,到时候他的石油,化工产品,还可以水运到重庆销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