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沉不住气(3/5)
可是大使馆代表国内成为股东,太难。
苏联的意识形态,注定了不会参与到资本之中。
外交处置这种类型的交易,虽然可以例外,可是需要经过国内很多部门的批准。
但是为川军后方的工厂,庇护作为条件,获得剩下几千万大洋的交易,苏联是愿意的。
周小山代表川军确实提出了变通的办法,只需要经济委员会讨论。
苏联国内不是愿意贷款吗?
股份为抵押,利用投资方式进行放贷,利用合同,可以充分约定时间,用贷款的方式,入资,迁川和四川投资的实业,在五到八年的期限回购。
对于鲍格莫洛夫,周小山绝不仅仅把他当成可以交易的财神。
在未来两年,他都想把他作为川军的交易伙伴,西北道路艰难,总比沿海躲避鬼子进攻要好。
反正周小山知道,二战欧洲战场一旦爆发。
他手上的青霉素,足以让苏联以及欧洲人,用最大的代价购买。
那时候哪怕所有洋人的制药公司抵制,也无济于事。
其实周小山更想提出第二个条件,派遣一批人到苏联学习飞机,坦克制造,维护,驾驶,设计,甚至部分机械研究所进修两年,对他来说,也不是太难的条件。
两年的时间太短,对于专业技能来说,其实周小山更希望时间更长,可时间再长一点,卫国战争就爆发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