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师长冯天魁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什么居心?(2/5)

目录

1937年8月21日,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成立,属下47个分会,遍布全美大、中、小城市。

1938年10月,陈嘉庚在新加坡组织成立南洋华侨赈灾祖国难民总会……

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抗战期间,全球共有各类华侨社团3900余个,其中专事抗日工作的救国团体达900余个,其他类型的社团也大抵以抗日救国为职志。

“九一八”事变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侨胞采取各种形式为祖国捐款,其中印尼华侨捐款国币60万元、毫银6万元、荷印币21万盾汇回祖国。

“一·二八”事变时,十九路军收到的1068万元捐款中,华侨占了四分之三,单单印尼一家叫做三宝垄华侨救国后援会的组织就汇寄来银元57000多两,国币7万多元。

全面抗战开始后,南洋侨胞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共推陈嘉庚任主席,统一领导南洋各国对祖国捐赠款物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南洋各地华侨向国内汇款平均每月达2500万元。

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仅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筹交给国民政府的捐款数就有4亿元左右,相当于当时抗战经费的三分之一。

捐款是最直接支援抗战的方式,海外华侨同时还认购国债。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曾发行过多期国债,其中第一期救国公债就达5亿元。

购买者半数以上为海外侨胞。

其中,缅甸专门成立了150人的缅甸华侨公债劝募委员会,部分侨商变卖了仰光安溪会馆、南安工等会所产业购买救国公债。

抗战胜利后,这批国债不少并没有兑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绿皮怪的史诗 平安时代的百鬼夜行 回到北宋当城管 杏青梅小 柯南之苟到黑衣组织覆灭 美利坚念诗之王 洪荒之重生盘古左眼 我的1978小农庄 器之重用 遮天之九叶剑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