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突破点(4/5)
一个月三十天,昨天已经浪费了一天。也就是说,满打满算,还有二十九天的时间。
现在正是大热天。开封城郊的气温很高,泥制的箭头范式,相信很快就会晒干。
再说了,就算是天气不好。李中易也可以烧起大炕。人为的提高室温,加快泥范干透的速度。
谢小三没做过泥范,李中易也仅仅是凭借想象罢了,最终的成果,还需要实验一下。
“李公,幸好炼铁炉没有熄火,小人昨晚又加了一些木炭,保持了炉温。不然的话。要想重新点火,至少需要五天以上的时间。”谢小三的解释。让李中易觉得非常幸运。
现在的节骨眼上,白白的耽误五天时间,他还真是受不了!
造箭坊内,只有小型的炼铁炉,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化生铁的坩埚炉,只是李中易不懂罢了。
首先是木匠上场。由王小乙领头,比照着铁矢箭头的三棱锥形状,在一个时辰内做出了一只木制三棱箭头的模具。
王小乙按照李中易的要求,将木模具一切为二,方便将湿泥夹出箭头的形状来。
有了第一个实物的木模之后,王小乙就领着他的木匠班,照着葫芦画瓢,在两个多时辰内,制造出了二十支这种木模。
李中易抽查之后,他发觉,除了王小乙亲手制作的第一个木模之外,其余的木模外形都非常难看,不过,这种时候,李中易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只要里面顶用,外形难看,李中易完全没有办法计较。
这箭头的木模,比羽箭上的铁矢要大上一圈,看得出来,王小乙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五万个箭头,还剩下29天,黄泥干透大约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大约每天要生产出二千二百个箭头。抛开次品的比例,每天至少要捏出3000个空心的泥箭头,才有可能顺利的造出合格的铁箭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