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故技重施(2/5)
在李中易的军中。一直有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他没有拍板之前,无论是谁都可以畅所欲言。百无禁忌。
杨烈一边轻摇折扇,一边磕着香喷喷的五香葵瓜子,时不时的叫过牙兵续茶,楞是一言不发。
“白行,城中的战马,都配给了步军?”李中易看不惯杨烈的悠闲,故意挑他的刺。
杨烈合上折扇,拱手正容道:“共计缴获两万匹上等的契丹马,一万多步军。每人分得了一匹。只不过,这些契丹人比河套马,矮小许多,恐怕在阵前的出击速度,不太理想啊。”
李中易微微一笑,杨烈嘴里的所谓契丹马,其实就是后来的“蒙古马”。
蒙古马的体格不大,平均肩高在120至135之间,身躯粗。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披毛浓密。毛色复杂,以青、骝和兔褐色为多。
蒙古马的冲刺速度。确实不如高大的河套马,可是。蒙古马的优势也很明显: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一般情况下,蒙古在四个时辰内,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李中易在西北的时候,得过几匹蒙古马,他曾经专门做过实验:骑着蒙古马在草原上行军,可日行100~200里路,连续10余天之久,却累不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