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投靠(2/5)
“千真万确。”李中易故意露出破绽,作出贪财的样子,就是想给柴荣留下功高不赏的空间。
论爵位,李中易已是郡公;论官职,他乃参知政事;尤其可怕的是。李中易的今年不过二十来岁而已。
晚唐以降,论及异族国战之功,李中易当仁不让,必须坐上头把交椅。他若居于第二,谁敢称第一?
“有大郎支撑门户,我李家之兴旺,指日可待。”李达和摸着胡须,字斟句酌的说,“不过。二郎的学业时进时退,令人难以放心得下。不如,请一位名师,悉心教导一番?”
李中易明白了。父亲既高兴于长子的功业,却又牵挂着次子的学业和前程,话里话外的意思。这是让他出面,帮李中昊请个好师傅。开小灶学习。
只是,朝中有名的大儒。瞧不大起李中易这个暴发户。李中易也无心送上热面孔,去成就这些大儒的所谓好名声,那也太过掉价儿了。
见李中易没有当即应允,李达和冲薛夫人使了个眼色,薛夫人会意,笑着对李中易说:“前儿个,李安国登门拜望之时,漏了个口风,说是国子监司业张某,本月底嫁女,想请你过府撑撑场面。”
国子监司业张某?李中易凝神想了半天,始终不记得,他认识这么个人。
李安国那小子,仗着祖父开平郡王李琼的势,一向在开封城内招摇过世,是有名的纨绔子弟,也是当之无愧的开封通。
以李中易和李安国打交道的经验,这小子一定是私下里收了国子监张司业的好处,不然的话,不可能如此热心的牵线搭桥。
没错,就是牵线搭桥!
李中易是何许人也,当即看破其中的奥妙,国子监的那位张司业,明显是想攀附于他的门下。
国子监,乃是大周帝国学子们的最高学府。监内的最高长官是祭酒,一人,从三品,权柄虽不重,地位却异常清贵。
佐贰官为: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监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