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内阁惊变(2/5)
除了以内阁替代政事堂之外,李中易不动声色的还下了一狠棋,专门收发各地奏章的通进银台司,被收归李中易直接管辖。
这么一来,全天下的奏章,呈报到通进银台司后,都要先交到李中易的内书房,再分发给内阁的宰相和副相商议处理。
想当初,奸相蔡京就是利用通进银台司被心腹所掌握的优势,采取欺上瞒下的手段,稳稳当当的做了几十年宰相。
李中易挟千年以上的卓越见识,自然不可能任由类似蔡京的权谋大师,把他当傻子一般,玩弄于股掌之间。
历朝历代的皇朝时期,除了开国的雄主之外,到了中后期的皇帝,大多玩不过精明的宰相。
按照李中易的个人理解,主要原因有三:皇朝中后期的储君,从小长于深宫妇人之手,没有经过州县的实际政务历练,不知道民间疾苦,很不接地气;宰相们从小官一步步爬上来,非常的不容易,经历过无数的合纵连横及彼此倾轧,政治斗争经验异常之丰富;宰相们拉帮结伙,党同伐异,门生故旧遍布朝堂之上,羽翼丰满,很容易掣肘皇帝之权。
不过,权臣的玩法,难不倒李中易。在李中易夹袋之中,有一个釜底抽薪的狠招,尚未浮出水面。
密折奏事的制度,由康麻子所发明,并延续至野猪皮下台为止。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可谓是非常的棒,大大的巩固了皇权。
除了皇子争位之外,皇帝通过密折奏事,可以从容的掌握天下大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