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睦州不服(2/5)
如今,李中易身边的佩剑侍女,基本上都是竹娘训练出来的。竹娘原名画竹,她本是折赛花的贴身侍女。
由此观之,折赛花的大局感,应该是整个后院女人之中,算得行首屈一指的最强。
吃罢早膳之后,李中易把赵老幺召进了行宫里的内书房,两人闭门谈事儿。
“禀皇上,前吴越国的水师之中,可堪续用的军官和水手,大约占八成以上。”赵老幺知道李中易很关心水师的建设,所以汇报的异常之详细,“以下臣之见,等平灭了南唐之后,原吴越国水师的军官,应该全体送入讲武堂内学习深造……”
李中易一边点头,一边放下手里的茶盏,吴越国既然灭亡了,吴越国的步军应该尽可能的裁减。而吴越国水师的军官和水手,却在将来都有大用,能够使用尽量在培训合格之后,大力提拔使用。
“老幺啊,你记住了,对吴越国水师的这些人,应该尽可能的一碗水端平,让他们由衷的感受到,大家都是自己人。”李中易叮嘱说,“只要是留用的人,无论官兵,都按照现有的薪饷制度执行,莫要亏待了他们。”
赵老幺赶紧拱手说:“臣下明白皇上您的意思,一定对大家一视同仁,绝不歧视这些新来的军官水手。”
李中易点头笑道:“一视同仁,不搞特殊,才是真正的让他们融入我军之道,你千万记住了,切不可让大家感受到不同的待遇,哪怕是特殊的照顾他们,也是不行滴。”
赵老幺起身肃立,异常庄重的说:“臣明白的,一定不会搞特殊化,大家都在一口铁锅里搅马勺,感情才会亲近。”
李中易点着头说:“这就对了。比如说朕吧,不定期都会在军营里,和众袍泽们同一口锅里的饭菜,大家才会把朕当作是他们的自家人。”
赵老幺不敢接话,因为李中易是拿他自己举例,做臣子的无论怎么说,都有难处。
“水师这边运输军粮物资,随军前进,应该没啥问题吧?有问题的话,你尽管提。”李中易很喜欢水运物资,这么干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回皇上的话,水师原本就有过千艘的大船,如今又缴获了千余艘运输船,只要是通水路的地方,臣敢保证,一定不会耽误运粮的大事儿。”赵老幺是个轻易不拍胸脯的家伙,他既然把话说满了,李中易也信得过他。
接下来,李中易又问了许多,关于水师的情况,赵老幺都按照实际情况给予了解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