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盐商(3/5)
毕竟,吴越国已经灭亡了,新选拔出来的官员,都只能是州县级别的官员。
按照选拔官员的规律,越是基层的官员,也就是牧民之官,其实越接地气。
反而是,那些专门监督和管理官员们的权贵,所谓的牧官之官,反而是官僚主义体系之中,最擅长捞钱捞官,而且腐烂最快的阶层。
所以,李中易打进杭州城的第一件事,便是利用公开性质的考试,来考核吴越国的官员。
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李中易一边公开选拔州县官员,一边狠狠打击大商人阶层,可谓是双管齐下的妙招。
两天后,考试的试卷,李中易全部批阅完毕。有考试,就必须有名次,在李中易拟定的初步选拔名单里,大多数的州县官员都出身于寒门。
之所以选拔寒门子弟出来做官,最核心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没有硬靠山,必须依赖于李中易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本地的达官豪门对于政治的逻辑和利益分配,有着天然的优势。
说白了,即使李中易选拔了他们出来主持吴越十三州的政局,他们也不会对李中易有太多的感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