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母子夜谈(2/5)
本朝不杀士大夫,那是弱宋的国策,在李中易这里并不存在这种荒谬的信条。
朱重八的统治时期,皇权依然无法下县,县以下的权力真空,依然掌握在乡绅们的手里。
然而,李中易的统治方法,却是皇权必须下县。不仅要下县,而且转职的军官,一杆子插到了村里。
这就意味着,李中易对于整个帝国的掌控能力和动员能力,远远超过了朱重八。
老派的武将们若是不合作,李中易会选择铁血的手腕,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将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文臣或是儒生们不合作,李中易照样有办法让他们后悔莫及,那就是永远禁止闹事的儒生及其家族成员,参加科举。
有资格参加科举,才能做官,这已经约定俗成的惯例。如果,丧失了参加科举的权力那就意味着,整个家族将无人做官。
在官本位的社会,家族成员之中,若是没有官员的存在,显然也就沦落为受人欺负的对象。
想当初,独尊儒术之后,儒生们就是利用垄断的科举权,将诸子百家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如今,李中易正好反其道而行之,乖顺的有糖吃,不乖的不许做官,就这么简单。
薛太后不关心这些,她老人家只担心李中易的身子骨。既然李中易揭开了谜底,母子二人又好久没见了,自然就聊得很起劲。
“唉,当初啊,为娘做梦都没有料到,竟有当皇太后的一天,这都是托了大郎你的福啊。”薛太后满是感慨的说,“那个时候啊,曹氏当家,她成天给咱们娘儿俩惹麻烦,不是骂你没用,就是罚为娘不许吃饭,日子真难熬啊!”
李中易微微一笑,安慰薛太后:“母亲,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还记着干嘛?咱们娘儿俩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薛太后轻轻拍了拍李中易的手背,笑道:“这人呐,一旦过上了好日子,难免就要伤春悲秋呢,为娘这辈子已经知足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