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章 西行纪事(3/5)
历史上曾有西周、秦、西汉、东汉(献帝)、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只可惜,晚唐以降,长安的繁华景象,已经成了过去式。
就经济层面而言,陕西的土地肥力日益贫瘠,地里出产已经养不活太多的人,大量的农民迁移出陕,去了中原地区,这是长安逐渐衰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黄巢、朱温等人,先后纵兵大掠长安,给长安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所以,如今之京兆府的城里边,仅有不到八万人居住而已,远远的落在了开封的后边。
不过,不管长安如何的衰落,终究是西北第一大城市,整个帝国西征的重要物资囤积地。
前朝大周的时候,京兆府设置有留守重臣,等李中易登基之后,京兆府留守一直空缺不置。
如今,京兆府里最大的文臣,是知府杨文灿。据李中易所知,杨文灿是刘金山的门人。
如果按照朝廷里的派系而言,杨文灿既然是刘金山的门人,也算得上是李中易的嫡系人马了。
毕竟,在李中易的手下,能打胜仗的武臣,可谓是多如牛毛。可是,所谓天子门生的文臣,却是少之又少。
毕竟,李中易即使开了两次恩科,录用的文臣,终究还是不多。
说句大实话,登榜高中的低级文臣们,大多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
归根到底,李中易也不可能刚刚取了士,就把他们派到地方来做知县或是知州。
“知京兆府军州事,臣杨文灿叩见皇上。”杨文灿领着文武官员们,毕恭毕敬的迎接李中易的到来。
“罢了。”李中易整天被淹没在繁文缛节之中,早就腻死了各种所谓的礼仪。
只不过,基于一定程度的仪式感需求而已,李中易才忍到了现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