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伐蜀(4/5)
不过,早在本朝建立之初,李中易已经考虑到了蜀道难行,密令京兆府打造出了三千多架独轮车。
将粮食或火炮固定在独轮车上,以五人为一组,进行拖拽行军,正是应对蜀道之难的临时性策略。
所谓的木牛流马,其制造方法早已失传,李中易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不过,山间小路,利用独轮车运输粮食和6磅火炮,经过实际验证之后,确定可行。
走子午谷到源州,全程大约两百五十里山路,一架独轮车最多可装载五百斤粮食,或是一门6磅炮。
在五人轮换推拉的前提下,一架独轮车,顶多日行二十里山路。
也就是说,在没有遇敌的情况下,李中易率军抵达源州城下,至少需要十三天。
蜀军不是傻子,会任由强汉朝的兵马,自由穿行于子午谷道内。所以,遇敌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按照总参议司的保守估计,若想打穿子午谷道,整个大军至少需要准备三十日的军粮。
关于作战计划,李中易想得很通透,他率领的一万五千兵马,肯定要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前锋,五千人左右,其中就包括了李中易一手打造的骁勇营。
这部分兵马,由李中易亲自率领,每人携带十日的炒米和两门火炮,借助于脚下功夫的了得,提前突进子午谷中,一边替整个大军开道,一边试探着能否袭取源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