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偷袭(3/5)
自从河池建军开始,由于李中易的高度重视,斥喉营的编制就不断扩大。到如今,整个西北的斥喉尖兵,已经超过了三千人之多。
这三千多人,利用专用的军情递送渠道,将整个西北地区的各股势力的现状,逐日汇报到宋云祥的手上,并展现于军用沙盘之上,这就起到了地图全开的效果。
沙漠里的晚上,除了漫天的繁星之外,连月亮姑娘都一直没有露面。
由于不能举火,那会暴露了行踪,所以,大军是摸着黑的前进。
这个时候,斥喉多的好处,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每经过一地,提前埋伏好的斥喉们出来联络,这就等于是告诉李中易,大军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之上。
毕竟是黑暗中行军,李中易担心有战士迷路,便要求大家,把战马的缰绳都拴在骆驼上,骆驼和骆驼之间,由麻绳相连。
若遇敌军袭击,切断麻绳,便可拔刀应战,可谓是一举两得!
由于参议司的存在,种种战场上的部署,都会被详细的记录在案,并作为下一次战役的细节参考。
这就是古代军队的所没有的细节传承,记录的都是小事,却极其关键,不容有错。
途中休息的时候,李安国凑到李中易的身旁,小心翼翼的说:“皇上,偷袭叛军辎重的任务,就交给臣下去做吧,保证万无一失的捣毁叛军的补给。”
由于是行军途中,李中易并没有扎下大帐。但是,他又必须随时随地的查阅各处送来的军情。
李安国灵机一动,将两头骆驼摁趴在地面上,用厚毡布蒙上顶部和四周,倒也可以遮挡住灯光外泄。
李中易知道,李安国是在担心他的安全问题,便笑着说:“放心吧,朕只是临阵指挥而已,并不至于莽撞的冲杀在第一线。”
以前,李中易看《碧血剑》的时候,最爱看末尾的金大侠评论袁崇焕的那一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