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陆军第一协(2/5)
什么公公不多分点家产啊,什么小孩子上幼儿园的钱,公公也不补贴啊。
诸如此类,都是父子反目,甚至是相残的祸根。
皇家选儿媳妇,事涉万里河山的传承,李中易不敢不慎。
老子创业,儿子败家的事儿,在历史上层出不穷。最鲜明的例子,就是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俩了。
如果不是李老二篡改了史书,隋文帝的开皇盛世,远胜于所谓的“贞观之治”。
结果,偌大的基业,叫杨广这个败家子,十几年就给败得精光。
李中易苦心经营了十年,好不容易让整个帝国呈现出国强民富的崭新局面,岂能容忍败家子的瞎折腾?
皇权专制时代,治乱循环的根源,就在于皇嗣不丰,导致的皇族人才凋零。
而臣子们,都是从基层选拔出来的,经历过无数的血雨腥风。不管有无真本事,至少都是善于察言观色,且经久考验的人精。
老皇帝死后,小皇帝则长于深宫妇人之手,那里架得住几千个人精的集体算计?
所以,历史上的皇权,始终需要宦官或外戚的协助,才能压倒外朝的群臣。
北宋的皇帝,对于臣子们的不放心,就需要各级走马承受的监视。走马承受,大部分都是皇帝派的监视宦官。
明朝,就更不用说了,锦衣卫、东厂、西厂,甚至还有内行厂的出现。
归根到底,就是皇权对于臣权的不放心,必须要派亲信监视着。
但是,从明朝败亡的历史,李中易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皇子们不仅要接受系统的皇家教育,挫折教育也必不可少。所以,他才煞费苦心的,让儿子学新学,学军事,学政务,将来都分封去南洋诸国。
总之一句话,谁有治理好一国的能力,就选谁来继承他的万里河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