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论杀人九殿无敌(1/5)
知己知彼,方能审时度势。敌我对垒,情报向来都是谋计之始,左右胜负。
大华据广袤富庶之地,经数百年累积,毕竟根基已深,近来虽屡遭祸事,厥国与之相比,国力仍不占优。以弱谋强,胜机便在于“知己在前”及“筹谋在后”。
厥国并华,乃百年大计。端木玉被立太子后,端木澜便将此事交由他主持。断沙陀供盐引其攻华、派高手刺杀大华重臣、掘开屏州水坝致罕世水灾等等诸般,便是端木玉谋华大计的初阶功成。而所有这些功绩,皆基于他的“千里眼”之谋。
十年前,年仅十七岁的端木玉向端木澜谏议:派一支探哨兵潜入大华各地,收集情报以备后需,谓其曰“千里眼”。
十年过去了,这批探哨兵早已潜入到大华深处,传回了一批又一批弥足珍贵的情报。
大华的国政如何?吏治如何?民生如何?通交如何?...
哪里多少驻兵?哪里新建马场?哪里田垄几何?哪里有扼要工事?...
大华虽在千里之外,端木玉却能如数家珍,对敌因势制衡何尝不是于己对症下药?两国虽尚未开战,“千里眼”却已为厥国夺得了先机,所谓高瞻远瞩,莫过于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