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工地旁边的建筑(2/5)
因为想要用这白条,苦役们拿着到手的小麦去李适开的米铺换白条,由米铺做信誉担保。
某种程度来说,这东西算是粮票,而不是钱币。
而在他们使用上白条后,他们很快发现使用白条不但在中午时能吃到馒头,而且还会有一小碟咸菜,而喝绿豆粥时,会增加一小点的薄荷、芝麻、或者几滴蜂蜜。
总之,只要肉眼可见的好处,人们就会变得格外的聪明,几乎不约而同的用上白条。
后知后觉的李适好像才发现这个状况,便直接跟这些苦役商量,以后直接发白条就好了。
这些苦役们听到了这话,思索了一下也都同意了,尤其是在包子铺与绿豆汤店铺对白条拥护打折,这些苦役们更是打心里拥护李适的这个命令。
另外,弱弱提一句,这些人的最高端消费,便是李适给他们准备的丽春院。
这里直接收现钱,最差也是收白条,反正是不收粮食的,所以他们就更乐意收白条了。
既然李适决定要剥削这些人,那就前面放根萝卜吊着,精神上也要有发泄渠道。
正如同孔老夫子说道,食色性也,只要是人,那就离不开这两点的。
至于其他市场想要在这批苦役中培养出来,李适感觉还是有难度的。
还要等到他们存下来钱再多一点,甚至要想办法让这里面出现自由人才行。
李适在心中默默记了一笔,至少这样一个十万人的市场,对自己来说很大了。
制造财富自己不怎么理解,但压榨韭菜自己熟悉啊,毕竟政治思想是上辈子的必修课。
培养韭菜,然后收割韭菜,循环往复,生一茬割一茬才是割韭菜的正确收割法。
那种一上手就割韭菜300,连根都不留下来,难道就不怕一下子把韭菜割绝了吗!
对李适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这些白条流动起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