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工地旁边的建筑(4/5)
总之,这就是正统墨家。
而杨易来这里时间不长,但作用却非常大,且不说在他帮助下弄出了水车。
就算水力磨坊这种几乎算得上是当前最高效的食品改良道具,也被杨易弄了出来。
小麦为什么能在古代能替代黍米逐渐成为北方的主要粮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小麦碎成粉的口感比黍米更好,而且小麦的产量比黍米更高。
石磨这件道具对小麦进行加工的时候,也许就是人类的第一次工业生产。
石磨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李适不知道。
但三国时诸葛亮能弄出包子镇魂,那可以肯定石磨在汉朝已经出现了。
而杨易做得便是把水车与石磨结合起来,形成水车磨坊,把技术提升到唐朝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李适开的馒头店里面的馒头仿佛源源不断的样子。
毕竟人工推磨或者畜生推磨的话,成本远远没有用水车二十四小时进行推磨来得高效,否则也不是半两小麦就能换到一个馒头这么低的价格了。
单是杨易开发出来的这个技术,便让李适侵占了整个天水的馒头市场。
一日三餐所带来的利润可是非常惊人的,而其他人见到包子这糕点,自然是要去学的。
而李适也没有遮遮掩掩的,反而非常大方的把这门技术交给这些想学的平民。
但他们自己尝试去做之后,基本上一个个都是处于亏本的状态。
毕竟,这种做法当然是可以去学的,但规模效应所带来的成本怎么去学。
另外,李适用来制作面粉的小麦,还是李文优交给李适安置这些猪族奴仆的基本口粮。
毕竟李文优也要确保这些猪族奴仆来做事的,吃的总归是要给一些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