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梯田技术(4/5)
一般上来说,一些多丘陵而少适于种植的平原地形,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农民构筑了梯田,用一道道堤坝涵养水源,使在丘陵地带大面积种植水稻成为可能。
但梯田种植对人力消耗相比平原要高出很多,而产量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对于丘陵地带的植被破坏很严重,所以这一耕作方式随着国家兴盛往往会被淘汰掉。
尤其是梯田种植天生对工业化种植方式有着排斥,因为这种种植方式的成本太高了。
但梯田技术却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虽然在盛世时会被自然而然的淘汰掉,但一旦进入乱世,梯田技术便会成为天然的成为军事农垦技术的一部分。
对很多依山傍水的城池来说,面对敌人的围攻,往往梯田技术,能让一部分城市的粮食自给自足,让围城消耗之类的战术,完全发挥不出什么作用来。
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蒙古攻四川时,所面对一座座山城,往往就是属于那种靠着梯田自给自足,把蒙军多次耗退。
而对李适来说,这技术出现,让李适攻下巴郡就变得更加迫切了。
因为这样自己攻下巴郡后,那自己便在大巴山上开垦,也许第一年还需要粮食从汉中运输,但从第二年、第三年……随着梯田技术改进,自己对粮食的压力会越来越小。
虽然这样开垦出来的田地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非常合算。
只要到了非战之时,这些梯田肯定会被逐利的人本能的放弃掉。
但对李适来说,如果在这里能多生产一斤粮食,那从长安运送过来的粮食可以少十斤。
这就是最实际的意义。
所以,李适对参观所谓的乾坤峰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了,草草的跟着易黎走完流程,便心急火燎的把氾农道请回屯田营的种植营中,专门给氾农道拨了两个标准五千人的屯田营,去学习氾农道的梯田开垦技术。
两个屯田营都是氾农道的指挥下,在汉水流域进行开垦,开始打造梯田。
这样即是为了将来送粮食的时候能够直接送到汉中,同时也是为了进攻王景升做准备。
而李适计划在攻下了巴郡后,便让调遣一个屯田营归来沿着巴河开垦梯田,准备粮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