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兴土木(2/5)
之后的半个月里,徐锐带着袁子雄、安歌以及袁家的几个嫡系子弟开始在长兴城选址建造工厂。
袁家也不复世家之名,在土木、营造方面堪称专业,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工匠、作坊多不胜数,宛若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徐锐的建厂大计茁壮成长。
但令众人不解的是,徐锐否决了几乎所有的选址方案,力排众议,将建造工厂的地址选在了长兴城南郊。
这里距离长兴城外城还有数里,人迹罕至,交通闭塞,只有一条奔流不息的渭河从旁经过。
渭河不过十几米宽,从海拔一千多米的广兰高原飞流而下,水流湍急,怪石密布,根本无法航运。
然而,徐锐看重的就是这条渭河,由于没有发现橡胶林,无法生产出橡胶,钢铁质量也不过关,徐锐暂时还不能直接制造蒸汽机,所以他必须寻找替代动力。
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没有什么动力比水力更加适合,而水流湍急的渭河恰好是水力的理想之地。
为了攫取渭河水力,徐锐先是以极低的价格圈了一大块地,然后有设计了一套专门的大型传动装置——水轮机。
所谓大水轮机,其实就是水力发电机和传动齿轮箱的结合体。
徐锐的设想是利用水力发电机的原理,将一根附着六只水轮的钢管横到江面,利用水力带动钢管旋转,接着用传动箱里的齿轮,将水带来的势能转化成推动车床等机械运转的动能。
由于传动齿轮箱的存在,他甚至可以像开车换挡一样,通过调节齿轮组运行的方式,精确控制机器运转的速度和力量。
问题只有两个,第一,袁家能不能按照他的设想造出这个复杂的机器。
第二,在完全没有工业基础的时代,零部件质量难以保证,这样的复杂机械非常容易出问题,只能作为过渡产品使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