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现代战法(3/5)
第三,以水轮机为动力建造的简易机床其实还非常原始,对木材加工还算勉强,但要想在钢管中钻出膛线实在是天方夜谭。
经过实践,徐锐失望地发现,在冶炼技术没有进一步突破,并制造出蒸汽机和更强大的机床之前,大规模制造有膛线的火枪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后,也是最大的问题,那就是钱!
在宏威皇帝的全力支持下,徐锐装备这支一千人的军队已经花费了将近七十万两,这还不算从兵部抢来的四千匹战马。
若是再装配火枪,以热兵器时代的消耗计算,这个数字还得翻上三倍,宏威皇帝就算再支持,也不可能顶住这么大的压力,所以只有留待以后再来补强。
除了装备之外,徐锐直接借鉴了一战时欧洲各国的普遍军衔制度,士兵分为列兵、一等兵、军士长三级,军官则分为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和将军。
每个步兵班的班长为军士长,排长为少尉,连长为中尉,副营长和参谋长为上尉,营长为少校。
天启卫目前只有一个营的兵力,所以他这个头头也不过是个少校军衔。
当然,他的军衔制并没有在兵部备案,眼下只在天启卫中小规模推广使用,方便将士们形成军衔概念。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徐锐不畏严寒,率领刚刚成军的天启卫顶风冒雪,进行了长时间的野外拉练,让士卒们尽快熟练掌握武器的用法,以及新战术的运用,就连过年都没有回家。
北方的冬天十分恐怖,徐锐制定的训练计划又非常残酷,负重越野、野外生存、崖壁速降、巷战配合、战术演练、实兵对抗演习等几乎都是特种部队的训练方法和强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