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韩琦和王若林(2/5)
野史当然不足为信,但却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他的为人和性格。
真实的海瑞不顾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坚持恪守洪武(朱元璋)时期的俸禄制度,取消约定俗成的冰敬、碳敬等合法收入,致使下属官员贫困到难以为继。
当他就任南京吏部尚书的时候,其属下官员闻风而逃,竟无一人愿意与其共事,可以想见,凭他一个光杆司令又能干出什么政绩?
和春县的这个王若林虽然看上去和海瑞有些相似,但其实完全不同。
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天启卫大量物资,说明他的掌控力和执行力极强,而且政务能力也很出众,否则就算他有心为大军办事,也无法拿出那么多家底。
其次,徐锐在酒席上仔细观察过他的几位下属,见他们不是恐惧王若林,而是真正的敬重于他。
这说明此人对推广自己的理念很有一套,至少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是真正让对方感同身受,变成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仅凭这几点,徐锐便认定王若林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干吏,感慨辽王门下竟有如此能人。
转念一想,徐锐又发现这王若林已经年近四旬却还是个七品县令,想来在辽王那里怕是也不得宠,这让爱才心切的徐锐砰然心动,立刻琢磨起如何将他收入帐下。
只不过王若林原则性极强,就算不得辽王宠爱,恐怕也不会轻易改换门庭,要想将他收归己用还得徐徐图之,这倒是让时间并不充裕的徐锐有些头疼。
除此之外,徐锐在饭局上还发现一件有趣的事,王若林和韩琦虽然都是辽王门下,但两人似乎并不熟络。
说不熟络都有些保守,两人根本就是相互嫌弃,只保持着礼貌的距离。
席间众人以茶代酒,推杯换盏联络感情,这原本是官场之上最寻常的事,但至始至终这二人都没有相互敬过茶,甚至除了最开始的招呼,连一句多的话都没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