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这是通牒(2/5)
好像现在双方都明白这个道理,都用“关心”对方的安然来讨价还价。所不同的是,张汉卿是中东路与摩阔崴都志在必得,优林是中东路保留话语权、而延缓罕奇海岸的谈判进程。
但是这个出海口势在必得,如果苏俄不同意,张汉卿甚至准备硬拿下来。整个远东地方,苏俄只组建了约一万人的军队、十余门大炮。天予不取,反以为祸。奉军已经在晖春放置了一个旅、在绥芬河放置了一个整编团。不是考虑到长远、苏俄腾出手后可能与中国交恶,他才不怕兵戎相见呢。
“优林先生,如果不是希望与贵方结成良好的友谊关系,我一定会装作服从中|央的命令、全力支持干涉军沿中东路进入俄境!坦率地说,日本兵进入远东和西伯利亚,无形中减轻了我们的压力,对我们是好事,这点,您不用否认吧?
以你们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我相信结果你们早已经预料到了,否则在中东路问题上,你们也会与美日等国争一争的,不至于默认由我们来控制。反正在几年内,你们在远东的军事存在几乎是没有的,与其便宜了日美,还不如让渡与我们。反正我们力量弱,将来你们仍有商榷的余地,不是吗?
而且我们取得主权地位合情合理,这个地方本来就叫罕奇,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没有一个条约写明它是被割让的!如果美日等国强硬索要,一定会激起中国民众的极大反对。如果事情闹大了,造成纷争,就可以减轻你们的压力。不然,我们没有理由为贵国顶住压力。
您的如意算盘我接受了。换作我,在这种内困外压下,也极可能这么做。我们毅然接下了中东路这个烫手山竽,也准备顶回干涉军的军事利用、至少也要让他们付了一定代价,让他们觉得不值才好。我们冒着这样的风险,只是为了同舟共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