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386章 唐努乌梁海(4/5)

目录

从西向东,在葫芦的中间狭窄处,就是大、小叶尼塞河交汇处的克孜尔城了。这里人口最密集,包括克孜尔、阿克多武拉克、柴旦几个居民点。

南部河流多,可以作为重要的农业畜牧业区以及建造水力发电厂,这里有久而形成的两个主要居民点:纳伦和津克里克。

东北区适合于做木材加工、狩鹿及渔业区,有一个重要的据点:托绵乌梁海旗。

一路走来,遍是荒山大漠、一棵树苗都看不到,突然在这里看到这么多茂密的树和数不清弯弯曲曲水流充足的河流,心下不由得感慨万端:还是老|毛子精明啊!有水有土有资源,再向这里移些百姓来,比起表面上干燥荒芜的外蒙古,这里算得上是人间天堂呢!

只要给些基本的设备,这里完全可以自成一个体系,根本不需要依赖省会库伦城给它多少帮助:以他二十万人口的规模,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把这里建成塞北江南只是时间问题。

他暗暗立下了决心,这唐努乌梁海不但打得下来,还要好好守住。只要守住萨彦岭中间的狭窄地理,就能有效堵住从西伯利亚侵入的通道。偌大的蒙古,将只能做为中国大陆的战略缓冲。守住了唐努乌梁海,就像插在俄国心脏上的一把尖刀,等将来中国强大了,苏俄是不是也要在他们的地盘上划出一块地方作为他们的战略缓冲呢?

奉张汉卿令,唐努乌梁海正式变为由蒙古代为管辖的二级单位,并正式建市,市政|府驻地仍在克孜尔。以西南部泰利为中心建南唐努城,以克穆齐克乌梁海旗为中心建北唐努城,在西萨彦岭下原西北部十佐领地新建一座军城,为萨彦城。三城都沿河而建几成直线,将会是左半个葫芦地形的行政和经济中心,在交通建设上也较为方便。

东半个葫芦形里的托绵乌梁海旗改为东唐努城,南部纳伦、津吉坚克名称都不变。这样,唐努乌梁海市共有七个城,形成一市管六县的行政架构。原来各佐领之地,都按内部划分,或三三两两形成乡镇与村庄,分别由这七个城市管辖。从南唐努城起,只要建一条几乎成“y”形的公路即将七城有效连接起来,既密切了全部主要区域,又减少了建设费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