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巩固西北(2/5)
到五月份,大地上已经没有什么草了。收麦后农民们把面粉摔在野草里,用水煮成糊状,叫做伴汤。就是这样的东西,他们每人每顿吃不到二两面粉,有时只吃一顿。至于米屑、包谷屑、红薯块、巴山豆,都已经成了不错的条件了。
这里产棉花,但是乡村中普遍“冬日得有棉衣者,仅二分之一,十三、四龄男女孩,几乎全数无裤。”
因为金融机构门槛难进、条件苛刻,逢欠年灾年老百姓都只能向典当、钱庄、地主、富农、商人等借高利贷,这个结果是一定的,加速了贫穷的状态。
以至于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风吹日晒大雨淋,世上苦不过受苦人:木匠住的破大门,石匠碑上没碑文,裁缝穿的烂袄裤,瓦匠没有房屋住。今年指望明年好,明年还穿破皮袄。”
西北人民军要想在这里立足,人民党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需要下大功夫改善民生。同东北新政一样,张汉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土地改革,挤出土地资源上的浪费,然后通过工业发展,使多余劳动力有糊口的机会。
好在他现在有钱了,不需要再用各种手段“赖账”,直接收购土地即可既然准备把这里作为一个后方的基地,张汉卿又怎么不舍得下大力气投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