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布局(2/5)
装备一个奉式标准陆军师及维持费用,年需各种钢材近万吨。为避免事关生死的军工能力握在日人手中,张汉卿力主在关外及西北奉军控制区域分散建立各个钢铁厂,是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钢铁厂。其中兰州钢铁厂为政|府全资,新置日产450吨高炉3座,并依靠西北丰富的电力建电炉一座,这是中国早期的炼钢电炉之一。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北方引资,一期工程拥有年产生铁30万吨,产钢5万吨的生产量。
除此之外,东北联省自治政|府利用汉治萍钢铁公司的财务困局,对其进行了收购。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在1908年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联合组成,并改为商办。当时新建了150吨混铁炉,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1910年新建477立方米(日产生铁250吨左右)的第3高炉出铁。1909~1911年建成30吨平炉4座。辛亥革命后,在大冶石灰窑新建铁厂,有高炉(每炉日产铁450吨左右)2座;汉阳铁厂又建477立方米的第4号高炉和30吨的7号平炉,并相应扩大了萍乡煤矿和大冶铁矿的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钢铁价格猛涨,汉冶萍一度兴盛。战后钢铁价格暴跌,汉冶萍靠借贷维持,从此衰落。东北联省自治政|府辖下的东北钢铁总公司乘虚而入,在上海商讨收购该公司汉阳铁厂51的股权的事宜。
同时期中国其它地方只有山西阳泉建立保晋铁厂、上海和兴化铁厂、扬子机器公司在武汉谌家矶建立日产铁约100吨的高炉1座、及龙烟铁矿石景山铁厂等主要钢铁生产厂。
在东北联省自治政|府的份额影响下,到1920年底全国铁产量达71万吨,钢产量15.4万吨,握在奉系手中的生铁及钢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9和70,比正史上同期翻了近两翻。
对比1920年世界主要国家的钢产量:美国4281万吨、英国921万吨、德国854万吨、法国271万吨、日本81万吨、苏联16万吨,当然中国还有极大差距。这点钢,完全满足军用都不够,别说辽阔的东北还有兴安、热河、绥远、察哈尔都有巨大的需求:铁路、农用、工业,这个数字太少了。但联想到正史上中国只在1936年达到钢产量的最高峰:5万吨,这个数字已经颇不简单了。
其它冶金的生产也不逊色。全国较大炼铜企业有东北金属矿业公司沈阳冶炼厂,东北地区开采的铅锌矿有吉林天宝山﹑辽宁杨家杖子﹑青城子,皮沟金矿局局长。该矿用汞齐法从硫化铜、硫化铁矿中提取黄金,1920年黄金产量超过万两。沈阳冶炼厂、葫芦岛竖缶炼锌厂、选矿药剂厂和苏家屯有色金属加工厂也办得有声有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