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布局(4/5)
东北最重要的两条铁路,都在沈阳西北部。
在辽宁省,开工了一条从沈阳连接彰武、阜新、朝阳、凌源、平泉到承德的贯通辽宁西部与热河的客货两用铁路线,这是可以避开繁忙的连接关内外的唯一一条大动脉京奉(沈)的第二条通道。承德是热河的省会,距离北京不过四百余里。
在漠南蒙古腹地,开辟一条生命线,从承德起,经赤峰、通辽连接到双辽,再从长岭直达哈尔滨,它也是东三省的生命线。它的目的,是一旦辽宁吃紧,黑龙江各部可以最快速度向沈阳运兵,而不至于被南满线束缚了脖子。因为沈阳已经开辟了直达双辽的铁路笑话么,少帅老婆大人的娘家怎么会不通车?从前年于翱舟任东北农业银行董事长起,双方一拍即合就融资建了这条路。
老实说,中国进入近代以来,最能机会赶上外国的便是兴建铁路了。基石、枕木是原始的材料,好办;铁轨是资源的初加工,至少比建造机器简单。当然,机车是个硬通货,现在中国还没有能力。
建造铁路给东北老百姓带来的生活变化是惊人的,首先就是就业机会的大幅增加。由于没有相应的机器,几乎百分百的原料是人力搬运,这样在东北大地上,所有铁路经过的城市乡村的工地上,都能看到蚂蚁搬家式的人群在忙忙碌碌。不同于农业的“秋后算账”,在工地务工是按天结算,早晚还有大米饭浇肉汤可吃,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看着就近务工的百姓,一些偏远或者铁路线不到的地方,人们都“清晨站在高高的山冈,盼望铁路修到家乡”,是自然而然的了。
公路方面,按照“要致富,先铺路”的宣传,东北各地纷纷自发修桥铺路,于1920年度实现人口密集的县实现县县通汽车,计划到1924年底实现1万人以上的乡镇通公路,让东北蜘蛛状公路网使自治政|府的触觉可以轻松地抵达每一处小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