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446章 筷子的哲学(1/5)

目录

所以不久后交通部铁道部特意制作了一份中餐菜单,发给各大铁路局,要求“一个月内筹备完毕,并开始实行,不得玩忽”。

此后,中餐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民国火车里。它的价格公道、味道可口,颇得大众欢迎,以至于常旅行的巴金这样总结说:“坐火车找小贩买吃的是一件最平常的事。坐一趟火车,沿途各地的风味尽可以尝个遍。这使得民国火车上的吃饭,热闹而丰富,让很多人回味不已”。

可不像后世,火车卖天价餐,迫使从车头到车尾弥漫着的都是方便面的味道。

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张汉卿也有些饿了。虽然他抑西扬中,但对面前的西餐,还是皱着眉头动手了。自然,他吃西餐的姿势是最正宗不过的,连随同他一起上车的两个英国记者都大点其头。

“少帅,听起来您对西餐很不满意,但看您的动作,却是地道的英国人的姿势,想必对此也有浸淫吧?这和您所说的,是不是有些矛盾啊?”

中国人怕少帅,外国人可未必。英国记者走南闯北,自然对中国的国情很是了解,也殊少非难。洋人那张脸,不但在民国初,就是在后世,在中国也是很吃得开的,不知是民族之福,还是民族之耻?反正在张汉卿做完秀后,他们立刻抓住机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