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453章 灭佛(4/5)

目录

所以经过讨论,张作霖想过派人去日本说明奉系不欲与日本人起冲突的原则。主动点好,才显得有诚意。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耻辱,但韩信还能承受跨下之辱,张作霖又何尝不能?不过又担心这样做了之后,日本政|府没有“善意”回报,那样徒取其辱。

日本原来支持的皖系军阀段祺瑞失势后,其在华势力遭到严重打击,在中国就必须重新物色一个新的代理人。日本有人认为:“但至少今天的形势最具有统一的可能性的是张作霖。正如传说的那样,张作霖如果和广东的孙文一派合作,南北相呼应,打倒吴佩孚,中国的统一大业大概不是十分困难的。”

日本内阁首相原敬也在他的日记里写道:“张是想依靠日本伸张势力,而我们在东三省的发展必须要好好地对待张,我们双方的利益是不谋而合的。”日本看好张作霖,是想通过支持他,得到在华的最大利益。他们认为把张作霖作为自己新的侵华工具是最合适不过了。

“晖春事件”让日本政|府骑虎难下:进,师出无名。一旦事有不谐,东北的利益尽失,日本尚未做好全面进攻中国的准备;退,则影响日本好不容易得到的亚洲强国名声,为国内民众所不允。此一时刻,日本人亟需一个台阶,既解当前危机,又不失“身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以协约国的身份参加了战争。大战使日本大发战争财,从而使日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1918年工业产值上升为56.8,农业则下降到35.1,日本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但是在工业部门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上,轻工业仍占优势地位。由于造船、机械、化学等工业发展,重化工业的比例也日益扩大。战争带来的景气也必然随着战争结束而结束,1920年以东京、大阪两个股票交易所股价暴跌为标志,日本战后经济危机开始了。在危机中,政|府不是对财界进行彻底的整顿,而是实行过于庞大的救济政策和不负责任的积极财政政策,从1920年2月开始,东京大阪组合银行的贷款额开始超过存款额,并呈逐月上升之势。政|府这样做虽然挽救了一批濒于破产的企业,但也为以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而且,国内物价水平远远高于国际物价水平,导致日本进口不断增长,而出口却举步维艰,给日本企业主要是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造成普遍的打击,日本经济陷于长期萧条。

好在张汉卿洞晓形势,也愿意用这难得的好时机致力于发展经济,在与张作霖充分沟通后,张作霖在《奉天日报》上以“国统会”主席的名义发表文章,极力强调亲日外交的必要性。11月,张作霖最终委派国务院参议于冲汉赴日去搞亲善活动,于12月回到辽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