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东北义勇军(2/5)
好的兵源都被选走了,都是正规军队,各有统属的。只有原先混迹在各地的散兵游勇没了主家的、不得不投诚的土匪、不想种庄稼却不被奉军接收的绿林好汉、落魄的蒙满族上层后裔,还有原来白俄旧军、捷克败军、以及流浪在东北的日本浪人,大家统一在张宗昌的旗号下,自成一体。
估计也只有张宗昌能把这支“多国部队”凑在一块,也没有哪个奉系的分支看得上这支部队,所以张宗昌就成了爹不疼娘不爱,连军费也都是张作霖念着张宗昌的归顺之功看着可怜才划拨一点的,才能勉强保证不饿死。
就在这支军队潦倒到要倒架的时候,白俄犯蒙了,这对陷入绝境的张宗昌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机会,他急忙向张作霖、张汉卿表态要率兵“剿匪”。
此时战场态势是东北驻军重心在防备日本人,也没有多余的力量可以驰援,只有吴俊升划拉了一个第4师要就近拦一下,还主要是为了防备白俄兵回犯海拉尔。关内三个师远水解不了近渴,张汉卿的西北人民军主力也放在陕甘。在这种情况下,本着有当无的心态,张汉卿复电张作霖同意“东北混成旅”的加入。
不是西北人民军不强,而是面对机动性极佳的“亚洲骑兵师”,蒙地的几支力量不足的人民军不足以解除它的威胁。要围歼一支骑兵部队,没有三、五倍的力量是很困难的,因为对方可以随时聚起拳头攻己一支。
而且张汉卿还担心这支白俄军队会深入到蒙西从战略分析来看还极有可能,因为如果以买卖城库伦归绥一线划出防御区的话,这条线以东正是奉军、人民军的优势包围圈,存活率不大,反而是广阔的蒙古西部有更大的活动范围。
想在这块与东北差不多大面积的荒芜之地里围剿白俄军,是一项极大的工程。白俄军天性耐寒,反而中国军队是弱项;骑兵补给可以就地取材,无法真正困住他们。还有一个战略隐忧是,沿着蒙西可以有机会骚扰新疆、宁夏、甘肃,给人民军稳定西北的战略布局添麻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