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518章 生产建设兵团(2/5)

目录

在清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垦荒,将其视为国策,因此清代内地的土地开发到了“地无余陇”的地步。同时清朝还在边疆地区大规模开荒,取得很大成绩。嘉庆年间洪亮吉被流放新疆,在他诗里,“今看戈壁外,千里无弃壤”,连新疆都有了大片的良田。

在现代条件下,只要有人有组织,大规模耕种成为可能。建设兵团在新疆不单单种庄稼,还有棉花、油菜、甜菜等经济作物。不同的地域根据各自的特色种植不同的作物,由政|府统筹,是现阶段屯田的要求。而有了大规模土地后,让机械化耕作成为可能。

最让张汉卿苦恼的是,人民军在巡视各地并完成归化军的改编后是无法行使建设兵团的职责的,国内局势的需要使他必须在安顿后离开。而现有的军队力量本就不敷使用,不可能让军队转为半民用,这在目前是一种浪费。

可是建设兵团设立伊始,虽然有樊耀南鼎力支持,但毕竟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军屯要占用大量土地,虽然是无主荒地,却难免不与当地一些势力发生冲突,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武装机构是很难压制住别人的这种企图的。

留在迪化的人民军官兵只有一个营,仅是作为警卫使用;武警部队在筹建中,也绝对不可以介入建设兵团的事宜,否则又是警民合体的弊端;归化军在改编之后难免会有反复,本身就不是一个稳定可靠的对象。

谁可以承担这种重任?关键时刻,张宗昌不远千里入疆,再一次毛遂自荐了:“少帅,我的‘白俄兵团’在蒙南、疆北和甘北无事可做,虽然少帅给我们发了饷,可是老这样白白养着也不是个事啊?据说少帅在愁建设兵团没人管,俺老张毛遂自荐,就替少帅接下这个差使来。”

不知是谁向他透露这个消息来着,他的话却让张汉卿很是意动。张宗昌的军队虽然是杂牌,战斗力却还可以,毕竟立下大功在先。本来因为兵力捉襟见肘想驱策他为前锋抢地盘,却想到毕竟是国内矛盾,让这支主要由外国兵介入名声不好。

可是有限的钱来养这么一支队伍也不爽啊,现在张宗昌主动请缨屯田倒是个好主意。一来建设兵团在设置初期,并未迁徙屯民,让这支军队临时充数搭起架子也好,好歹也是有组织的武装力量;二来毕竟近万人的队伍,无所事事难免会做些扰民祸国的事,反而不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