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军制(2/5)
而且能升不能降那是中国官场特色,北洋政|府搞了那么多的上将军在新军制中如何安排?这些人如果沿袭为上将,新军制的上将会多如牛毛,那辛辛苦苦爬到上校、少校的军官岂不寒了心了?当初为了避免引起自己人先闹起来,只能任这种混乱一直下去,现在有机会改变了。
经过1923年改编的师,对于人民军已经完全是标准的3旅9团32310人,直逼国外的军级架构,所以这个时候的师长为中将,还说得过去。在张汉卿对于军衔的构思里,是准备把军长与中将挂钩的,现在的师与未来的军是同一个级别呢,只等着将师扩成军再说了。
另外他准备效仿后世英国军制的作法,每级职务只对应一级军衔,职务不变,则军衔不变。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激发军官勇于任事的热情,减少能上不能下的弊病。但在副营长以下,有一些变化。
按照他起草的《人民军军衔制度》,军衔分为帅、将、校、尉、士、兵六等二十级:
帅的最高一级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大元帅,目前估计只能是张作霖一人了;其次为中华民国元帅,在职务上与大将相同,为大将之上的荣誉职位,也是终身职务。
将级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五级,每级的副职例降一级军衔。注意这里的每级的副职,以师为例,指的是师司令部下属的副师长、参谋长、师政治部主任、师后勤部长等。
大将是人民军行政职务最高级别,由海军、陆军、未来之空军之总司令及军委委员成员担任;因为人民军四总部里的总参谋长和总政治部主任例兼军委委员,所以传统上它们比总后勤部长和总装备部长在级别上高一级,而其副职与各军区司令和其它两部的正职平级。
上将为各军区司令、兵种司令及非军委委员的人民军四总部正职及未来的国防部副部长、海陆空军总部副职等,此外,未进军委的国防大学校长、国防科工委主任也将是此级别。
中将为未来的军长、现在的师长;
少将为未来的师长、现在的旅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